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yǎng)素,可導致水富營養(yǎng)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COD: 化學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嚴格的條件下,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外加的強氧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數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這些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廢水中無機還原性物質的數量相對不大,而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為有機物質相對含量的一項綜合性指標。
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種用微生物代謝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來間接表示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定義是: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單位體積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游離氧的數量,表示單位為氧的毫克/升(O2,mg/l)。
總氮: 水中各種形態(tài)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yǎng)物質污染的程度。
氨氮的測定方法主要有5個,分別是:
1、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測定原理:
碘hua汞和碘化鉀的堿性溶液與氨反應生成淡紅棕色膠態(tài)化合物,其色度與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長410~425nm范圍內測其吸光度,計算其含量.
本法低檢出濃度為0.025mg/L(光度法),測定上限為2mg/L.采用目視比色法,低檢出濃度為0.02mg/L.水樣做適當的預處理后,本法可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測定.
2、水楊酸—次氯酸鹽分光光度法
測定原理:
在亞硝基鐵氰hua鈉存在下,銨與水楊酸鹽和次氯酸離子反應生成藍色化合物,在波長697nm下具有大吸收,再此波長測其吸光度,并計算含量值。
本方法低檢測出限度為0.01mg/L,測定上線為1mg/L.適用于飲用水,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業(yè)廢水的氨氮測定。
本方法受鈣鎂等陽離子的干擾,可以加酒石酸鉀鈉進行屏蔽。
3、滴定法
測量原理:
本方法僅適用于已經進行蒸餾預處理的水樣,調節(jié)水樣PH值在6.0-7.4范圍之內,加入氧化鎂使其成微堿性。加熱蒸餾釋放出氨被硼酸溶液吸收,以甲基藍—亞甲藍為指示劑,用算標準溶液滴定蒸餾出溶液中的銨。當溶液中含有在此條件下可能被蒸餾出并在滴定時與酸反應的物資時,測出的數據會偏高。
4、氣象分子吸收光譜法
測定原理:
水樣中加入次溴酸鈉氧化劑,將銨以及銨鹽氧化成亞硝酸鹽,然后按亞硝酸鹽氮氣象分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氨氮含量。
次方法測量下線為0.005mg/L,上線為100mg/L,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的氨氮測定。
5、氨氣敏電極法
測定原理:
氨氣敏電極為一復合電極,以pH 玻璃電極為指示電極,銀-氯hua銀電極為參比電極。此電極對置于盛有0.1mol/L 氯hua銨內充液的塑料套管中,管端部緊貼指示電極敏感膜處裝有疏水半滲透薄膜,使內電解液與外部試液隔開半透膜,與pH 玻璃電極間有一層很薄的膜。當水樣中加入強堿溶液將pH 提高到11 以上,使銨鹽轉化為氨,生成的氨由于擴散作用通過半透膜(水和其他離子則不能通過) ,使氯hua銨電解質薄膜層內NH3+H2O=NH4++OH- 反應向右移動,引起氫氧根離子濃度改變,由pH 玻璃電極測得其變化,在恒定的離子強度下測得的電動勢與水樣中氨氮濃度的對數呈一定的線性關系,由此可從測得的電位值,確定樣品中氨氮的含量。
以上五種氨氮測量方法,使用為普遍的為鈉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和水楊酸分光光度法。近些年,氨氣敏電極法被使用在在線氨氮檢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