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于化學試劑的使用管理通常是非常嚴格的,我們的COD試劑也屬于化學試劑中的一種,對于它的管理也要像化工試劑一樣嚴格,那么化學試劑到底應該如何規范管理呢?
對有經驗的實驗人員來說,觀察試劑標簽是判斷試劑真偽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買到偽劣試劑而影響試驗。驗收、入庫工作也是一個認真、細致的工作,由于化學試劑種類繁多,同一種化學試劑還有優級純、分析純、光譜純、化學純等不同的規格,使得它們的含量、價格、用途都不相同,因而要注意驗收、登記和分類存放。

化學試劑的保管是實驗室人員的日常工作,需要管理人員有較高的化學試劑知識。一般的化學試劑按照單質、無機物、有機物、指示劑等分別存放。無機物和有機物要按照試劑的種類、規格而分別保管。
1、對于一些不常用的試劑,管理人員要定時檢查,以保證試劑包裝完好、標簽完整、字跡清楚。
2、某些試劑要進行特別認真的檢查,如鉀、鈉表面的油封,白磷、水銀表面的水封是否符合要求,以免發生危險。化學試劑的質量是直接影響實驗質量的因素之一,管理人員應有一定的試劑質量判斷知識。
3、固體試劑應無吸濕、潮解現象;液體試劑應無沉淀物,否則,就應檢查試劑的密封情況。
4、一般開封后的剩余試劑較易變質,包括:
1)試劑形狀、狀態的改變,如氫氧化鈉由晶體變粉末狀。
2)試劑體積的改變,含揮發與升華,如裝碘的瓶子試劑變少,并且瓶子變色不透明。
3)顏色的改變,如長期存放的試紙變色,硝酸銀(AgNO3)溶液出現沉淀;二氯化錫(SnCl2) 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和硫酸亞鐵(FeSO4)溶液變棕色等。 試劑出現以上現象,都可以判斷試劑已有揮發或已變質。試劑的密封、光照、受潮、升溫等都可能使試劑變質。有些試劑盡管密封較好,也容易揮發和變質(如二硫化碳、異丙醚等),這些試劑的標簽上都應標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
5、化學試劑中所用的指示劑種類繁多,一般固體指示劑(除了試紙外)長期存放也不易變質。另外,有的配合物指示劑所配成的溶液長期存放會發生聚合反應或氧化反應,一般現象是產生混濁或絮狀沉淀,難以敏銳地指示滴定終點。指示劑使用次數多,但每次的用量都極少,總用量也少,應盡量少購、少貯、少配制。
COD預制試劑在測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對于污染嚴重的水樣,特別是工業污染源的水樣,可選取所需體積的1/10的試料和1/10的試劑,放入10×150mm的硬質玻璃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沸數分鐘,觀察溶液是否變為藍綠色,若呈現藍綠色的話,應再適當的少取試料,重復以上實驗,直至溶液不再變藍綠色為止。以此確定待測水樣合理的稀釋倍數。稀釋時,所取廢水樣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學需氧量很高,則廢水樣應多次稀釋。
2、混合均勻的水樣置250ml磨口的回流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0.00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及數粒小玻璃珠或沸石,連接磨口回流冷凝管,打開冷凝水后,從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銀溶液,輕輕搖動錐形瓶使溶液混勻。這一步驟是為保證濃硫酸溶于水的放熱反應造成體系溫度升高,不致使低沸點的有機物從上段管口逸出。如果直接在敞開的條件下,加入濃硫酸的話,低沸點的有機物不經氧化逸出后,就會造成測定的結果數據偏低。舉個例說,若水中含有萬分之一的乙醇,其對COD的貢獻為189mg/L,若在敞口三角瓶中直接加入濃硫酸的話,這一部分COD的損失還是較為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