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市場上比較流行的COD測定儀,采用的多是“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設計制造的,為使儀器更具備人性化、方便用戶使用,一般情況下,都會在儀器中預先設定好COD標準曲線,用戶在購買儀器之后,可直接根據說明書對儀器進行操作測量,無需校正。
我們知道,如化工廠、生物制藥、造紙業以及其他有排放污水的企業,排放出的污水,里面含有的污染物往往是非常復雜的,含有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物都是經常遇到的,而對污水中的這些指標含量進行一一分析,這無疑是一個費時費力且非常不經濟的做法,研究發現,污水中的有機物指標在化學性質上都是有共性的,那么能否用一種或幾種指標來代替這幾十種上百種物質的綜合指標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經過大量實驗表明,污水中的有機物都有兩個共性:
1、污水中的有機物都少是由氫和碳兩種元素組成的。
2、絕大多數的有機物都能夠被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氧化,又或者被微生物氧化,有機物中的碳和氫經強氧化劑氧化或微生物分解后,會生成無公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無論是在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的氧化條件下,還是微生物的分解過程中,有機物都是需要消耗氧的,而污水中的還原性物質越多,即有機物越多,則耗氧量越大,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形成一條線性曲線關系。
在大量的研究工作中,終環境科學工作者,將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時所消耗的強氧化劑的量,稱為化學需氧量,即COD。而將污水中用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生物需氧量,即BOD。
由于COD和BOD能夠綜合性地反映污水中所有有機物質的數量,比較直觀的反應水體所受污染的程度,且分析比較簡單,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水質分析和環境工程上。
實際上,COD并不僅僅表示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含量,它還能表示水體中具有還原性質的其它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甚至氯根離子等。譬如講,如果鐵炭池出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能*被去除掉的話,則生化處理出水中由于有亞鐵離子的存在,出水COD可能會超標。